10月18日,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中文)成立30周年庆祝典礼暨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育才校区国教楼201报告厅举办。副校长黄晓娟出席典礼并致辞。学校原党委书记黄介山,学校原校长张葆全,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文联原副主席、《南方文坛》原主编张燕玲,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张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胜振教授以及校友和在校学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黄晓娟在致辞中指出,文科基地作为我校人文社科学科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在人才培养上成效卓著,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卓越才能和深厚学养的优秀人才,同时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了“师大智慧”。基地的建设成效也为学校整体人文社科水平的提升和“双一流”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她期望文科基地一要继续矢志一流,勇攀学科高峰。以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能定义学科方向的标志性成果,筑牢拔尖人才培养的学术根基。二要立德树人,创新育人范式。要坚守育人初心,勇当教育改革“试验田”。三要贯通文理,引领融合新风。要打破学科壁垒,主动联合校内外相关学科力量,积极探索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文理文工融合等前沿方向。四要荟萃贤师,永葆队伍活力。要营造潜心治学、倾心育人的良好生态。
冯智明从文科基地概况、发展分期、突出成就三个方面介绍基地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她表示,历经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与不懈奋斗,基地已建设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高地,为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科攀登做出了重要贡献。基地将接续“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再铸新时代文科高地。
张燕玲在主题演讲《风景这边独好》中表示,母校风景独好,源于甲天下的山水和满城飘香的桂花,源于母校近百年的精神图景,源于母校生长在人文圣地靖江王城,源于世界现代笔墨烽火的抗战文化城,源于民族危亡之际文化人以文为剑、以艺为锋、以教铸魂的壮阔历史及其可歌可泣的人文风骨与家国情怀。
张均分享中山大学中文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先进做法。
李胜振分享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经验。
桂林学院原校长,学院原院长杨树喆表示,建设高水平中文学科是历代广西师大中文人的不懈追求,面向未来,中文学科要回归“立人”的核心使命。
基地班校友代表李辉善作了题为《回到精神的故乡》的演讲,深情回顾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基地楼求学的岁月,分享文科基地带给师生的精神底气和文化基因。
典礼上,在校生代表还进行了献词和时光邮局之“写给未来的自己”投递活动。
当天,还举行了拔尖基地论坛,话剧展演,校友论坛,中文之光讲座等系列活动。
面向未来,文科基地将继续坚守“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秉持“弘文励教”的初心使命,将教学科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副校长黄晓娟致辞
典礼现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