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向朝阳。”在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意义非凡,不仅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注入新动力。广西师范大学干部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来自中越两国的广西师大人共同聚焦中越教育及人文交流合作开展热议,纷纷表示将携手并肩,厚植友好情谊,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为续写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注入师大力量。
深化推动中越教育、人文交流,我们在场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贺祖斌:
在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加快走深走实,对持续深化中越多领域合作共赢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广西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广西师范大学和越南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缘和深厚情谊,是目前国内接收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将进一步积极落实中越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学校越南学校纪念馆、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学校在科研、智库、人才等方面优势,持续高质量办好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强化与越南高校、机构在国际中文教育、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中越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高水平教育合作越走越深,为全面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积极贡献广西师大的智慧和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孙杰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擘画了新时代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广西师范大学是目前国内接收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中越两国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为契机,持续推进与越南教育文化机构的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一是搭建教育合作的桥梁,做大做强中越教育合作内涵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数字教育和体育合作。二是拓展学术交流的平台,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别区域研究高地和高校新型智库,深化理工领域科研合作,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三是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使命,讲好中越友好故事,拉紧民心相通纽带,打造越南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旗舰。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越南开展广泛合作交流,力争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 李冬梅: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为中越教育人文交流带来新契机。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我认为学校下一步可从以下方面加强与越南的教育人文交流:一是深化校际合作,与更多越南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师生交换、联合培养等项目。二是丰富孔子学院活动,通过举办汉语比赛、文化展览等,传播中国文化,增进越南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中越学术研讨会,促进双方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合作研究。四是推动民间交流,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鼓励越南校友回访,传承和弘扬中越友好传统。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校与越南的教育人文交流,为中越友好关系贡献力量。
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覃永华:
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访问越南,体现了双方对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越南各领域民众特别是高校和大学生对此特别关注。我作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感到尤为欢欣鼓舞,我们今后的工作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我期待本次访问能推动中越在教育、人文领域更多的务实合作,支持中文教育质量提升和越南本土中文教师培养,扩大中越高校间的学者互访和科研合作。我今后重点工作将开发本土化教材,开设“中文+职业技能”课程,打造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共建“中越研究中心”,组织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助力中越人文交流各方面工作。
广西师范大学公派越南教师 邢程:
作为一名在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越南日益高涨的"中文热",也亲身体会到两国人民之间日益深厚的情感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强调,中越要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这让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信,青年一代的相知相亲,将使中越友谊的薪火越燃越旺,让"同志加兄弟"的情谊代代相传。而我有幸成为这一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为培养更多中越友好使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青春力量在场
广西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江庆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之际,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员赴越参加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亲眼见证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启动,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办好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等人文交流活动,深挖红色资源,讲好友好故事,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我校的越南学校纪念馆见证了老一辈深厚的中越情谊,我校又是目前国内接收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我们与越南青年友好交流有着坚实的根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青团干部,我要把中越友谊精神传承发扬好,挖掘呵护好中越红色资源,讲好友好故事,讲好育才故事,助力深化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为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青春智慧!
广西师范大学2010届法学专业毕业生 陆惠玲:
我是一名思政课教师,目前在越南留学。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今天(4月15日)我作为中国青年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中越人民联欢活动,能够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和苏林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亲眼见证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倍感荣幸与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青年,深切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讲好两国友好故事,让“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情谊薪火相传,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阮氏秋莊:
值此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不仅是对两国传统友谊的有力印证,更彰显了双方对深化合作关系的高度重视。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越两国开展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传承与弘扬中越传统友谊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越南留学生,我将始终坚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努力为两国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携手迈进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新时代。我衷心祝愿习近平主席此次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双方达成更多互利共赢的重要成果,为推动越中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阮玲芳鸳:
在中越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我通过手机看到了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在内排国际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的画面,机场红色的党旗和两国国旗交相辉映,伴随着热烈的锣鼓声,展现了两国之间深厚而热烈的传统友谊,也充分体现了越南党和国家的热情好客。作为在中国学习的越南留学生,我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深信此次访问一定会为进一步发扬传统友谊、开启越中关系的新发展时代做出重要贡献。我们两党、两国的友谊事业,不仅能为两国人民带来幸福,有效地服务于两国人民的利益,还能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决心在推动两党、两国之间的交往交流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越南与中国的友谊将永远常青,世世代代长存!
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阮官尚:
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的新闻内容,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两国领导人亲切会晤,深化了越中传统友谊,也展示了两国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作为一名在中国学习的越南学生,我深切感受到越中关系的密切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次访问不仅推动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也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更多交流与发展的机会。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越南学生来华留学,为越中友好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会珍惜在中国的学习机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成为连接越中友谊的桥梁。
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黄阮氏美玄:
4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河内,展开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中越高层在当前形势下的一次重要互动。作为一名在中国学生的越南留学生,我身在桂林,看到祖国的新闻画面,我内心格外激动。作为留学生,我尤其关注教育与青年交流的机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文互通的平台。越中传统友谊深厚,未来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我相信,在春意盎然的此刻,这场访问将为两国带来更多信任与希望。
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陈秋荷:
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访问越南,标志着越中建交75年来的关系再上新台阶。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此次访问无疑会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也为未来的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在中国学习的越南学生,我感到高兴和自豪。 我相信,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携手为两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青年贡献。我衷心祝愿中越两国的友谊长存,未来两国的合作交流取得更大的成就。
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学生 阮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让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正在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我对这次访问有很多期待,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去中国留学或参加中越合作的项目,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机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本科生 王雨欣:
这两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以“同志加兄弟”的情谊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新时代大国睦邻合作树立典范。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从青年学子的视角看中越语言文化合作的责任与担当,提升跨文化教学能力,服务区域需求,投身教学实践,架设民心相通之桥。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既是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唯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民友谊的行动,方能真正践行“把中越友好事业代代相传”的嘱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本科生 林楚欣:
习近平总书记在《志同道合携手前行,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的署名文章中强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回顾中越友好往来历史,我为自己身为一名师大学子而自豪。前身是桂林育才学校的越南学校纪念馆坐落在我们学校育才校区,为越南培养了许多人才,是中越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还是中越教育的纽带、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桥梁。我也深刻意识到,我不仅是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者,正处于国际舞台上展现着中国的魅力和风采的最好年华,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身处何地,我都要用心去教好每一个学生,用爱去传递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努力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为携手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