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外师生共庆“世界非遗”春节

2025/01/23 22次浏览 分类:师大要闻

2025年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正值南方小年,学校组织留校外籍师生举行迎春节联欢会。中外师生写春联、包饺子、猜灯谜、学习俗、打油茶、吃团圆饭,共庆乙巳年新春佳节。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汤志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国际学生管理科干部及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俄罗斯、几内亚、巴基斯坦、科摩罗、缅甸、毛里塔尼亚等国家的师生欢聚一堂,话情意,学民俗,体验“世界非遗”春节。


联欢会上,汤志华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中外师生送上美好的新春祝福,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做志行千里的“求学者”,在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二是做中外文化交融的“推动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中外文化的理解;三是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同学在学习交流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中国春节习俗体验活动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包饺子、写对联、猜灯谜、送祝福,这些充满年味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包饺子环节尤为热闹,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习如何将面皮捏合,包裹好馅料。同学们虽然手法生疏,但依然乐在其中,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还有的像小笼包。来自毛里塔尼亚的沙本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今天体验了包饺子和写春联,虽然饺子包的还不太好,但我觉得春节很有趣!”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姿花同学表示:“我很喜欢这种文化体验,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年,今天了解了很多中国小年和春节的知识,体验了包饺子和写福字,很开心。”师生们一边包饺子,一边交流着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书法老师挥毫泼墨,为师生们书写春联和“福”字,学生们也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一位来自泰国的学生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尝试着写下“福”字。她笑着说:“虽然写得不太好,但我觉得很有意义,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


随后,汉语言文化系董灵超老师为大家深入讲解了中国春节的历史渊源、过小年的传统习俗以及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讲解,国际学生们对中国春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猜谜语环节,国际学生管理科提前准备了各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谜语,中外师生们积极参与,或独自思考,或相互讨论,现场气氛热烈。猜中谜语的同学们领取了精美的小礼品,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为了让中外师生更好体验“世界非遗”,本次联欢会专程请来人类非遗瑶族油茶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周黎维先生,给国际师生体验恭城油茶,展示中国古老智慧造福人民的力量。


本次迎春节联欢会不仅让国际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进了中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学校为留校国际学生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度过一个难忘的中国年。



国际学生们体验写福字、包饺子

汉语系老师讲解春节知识

国际学生体验非遗技艺恭城油茶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