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小鸟巢”已经上演了三天的精彩角逐,运动员们一次一次超越,工作人员们尽心尽责,对于他们,都是这一次大田赛的深刻体会者,都尝过大田赛的味道。或许,大田赛就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味味都有。正因为有这些味道的混合,才有这不一样的精彩。
“酸”
“酸酸的味道,一下场,感觉眼角处酸酸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标枪运动员赵海亮这样告诉记者。赵海亮在本次大田赛中取得标枪甲B组的季军,他说道,本次比赛并没有取得自己最好的成绩,名次上多少有点心酸,对自己也没有新的突破,有些自责。“自信心还是有的,缺少的是平时的态度和决心,很庆幸,通过这次比赛检讨了自己,回去要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
对于裁判卢堃来说,此次大田赛给他的感受是“酸爽”。他解释说,作为径赛组的裁判,他主要负责在比赛终点处记录和统计选手们的成绩。“我们主要在凉棚底下工作,不像别的裁判太阳下面。”但他表示自己的工作并不轻松,“我们来得最早走得最早,和径赛比赛时间同步。而且我们要时刻保持严谨,不能出现差错。”
“甜”
相信很多运动员的感受也和中国矿业大学参加110米跨栏的运动员褚鹏飞一样,觉得比赛每一次比赛就是一种自我享受,虽苦,更多也是甜。“其实整个过程也是甜甜的,很享受。”褚鹏飞在赛后说道,“比赛嘛!只要尽力了,释放了,就好了。享受这个过程很重要。”
艰辛中,也不乏有甜的滋味,蔡彬彬是大田赛赛事宣传报道组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工作任务很大,但和小伙伴们一起工作,很开心,我们也会自寻乐趣。“自己也热爱摄影,这次也可以说是对自己技术的一个认可和检验,有时候还是突破。”
作为大田赛十项全能的裁判。董裁判认为,在此次裁判工作中,感受到的是甜。据董老师介绍,他是国家级的裁判。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多次大运会中担任裁判工作。“我作为裁判,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喜欢这个工作,所以乐在其中。”董老师告诉记者。
“苦”
两天之类,将十项全能的项目全部比完,用“铁人”形容十项全能的运动员,一点也不为过。任磊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十项全能运动员,两天的比赛下来,他用了一个苦字来形容,“全身都是酸痛的,高体能消耗,对身体来说,很痛苦。”虽然痛苦,但任磊表示,自己从大一开始,就专攻这个项目,也习惯了。
作为场地器材组的一名志愿者,王同学表示,“有一种啤酒中的苦涩味道,不过很爽。”王同学去年也是高师运动会场地器材组的志愿者,“今年有经验了,虽然苦,但是工作比较顺利,有什么需要,都会提前准备,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了,也会苦中作乐。”
“辣”
“辣!”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的王静远参加本次大田赛的感触就是桂林8月的天气,“就像包子在蒸笼里的感觉,火辣辣的热。”不过她表示虽然不习惯赛场的温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自己比赛的发挥。来桂林前她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得女子乙组跳高的银牌,“我由于一些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训练了,还以为实力会下滑比较大呢。”
在女子撑杆跳甲A组比赛结束后,在问及用哪一种味觉感受概括此次大田赛之旅时,湘潭大学的黎小敏脱口而出,是“辣”。她解释说能和来自全国的各大高手比拼,感到很刺激。而在长跑运动员刘建壹的眼中,辣的定义不一样,他说,桂林的太阳太火辣了,长跑中,晒得火辣辣地痛,这样也鞭策着自己,早点结束跑完这5000千米。“辣”,让我火力全开。
“咸”
作为此次大田赛礼仪志愿者的黄艺瑶给出的回答是“咸”。她表示,20日开幕式结束以后我们就开始颁奖,昨天晚上颁了20多个奖,连续三个多小时,中间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不到半个小时。在每天比赛结束后,还要协助整理获奖证书。“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去。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很繁琐,有时候也很累,汗水的味道是咸的,所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咸的味道。”黄艺瑶说。
“咸!”刘云思华对记者说道。她是一名赛场上的播音人员,从早到晚,赛场上都会有她的声音传出,对于“咸”,她解释:“咸是汗水的知觉体验,从味觉体验上说舌头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咸味。其实咸不仅是我们的感觉,我觉得,可能“咸”对于运动员和教练来说就是赛前的日积月累的准备,田径场上的所有人都挥汗如雨,弥漫着汗水的味道,这咸味也是一种认真、努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大田赛,是多种味道的混合,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味道,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倩倩说“其实每个运动员更多的体会是五味俱全,什么都有。”也如场地志愿者覃健的“妙不可言”味道一般,“工作的辛苦是不言自明的,但从中也能体会到自己价值感。”味道体现着价值,经历过,才知道,这大田赛的其中滋味。
作 者:大学生通讯社 蒋正春 谢汶宏 但思源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公平公正的化身(大学生通讯社 蔡彬彬 摄)
,汗水的味道(大学生通讯社 蔡彬彬 摄)
,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大学生通